【深入專題】環保與永續:為什麼全食物蔬食是地球友善選擇?

從餐桌開始的改變,比妳想像的更有力量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氣候變遷、環境污染、食物浪費,但面對這麼龐大的議題,我們常會問自己:「究竟我能做些什麼才能真的有幫助?」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很多次。做了很多研究和吸收相關知識,目標專注在尋覓著人人都能執行,且真正具有巨大成效的方式,來讓自己可以知道怎麼盡一份力!



直到某天有機會因為一群來自各國有熱情的推廣者,而認識一本非常有建設性的書:《Drawdown 反轉地球暖化100招》。


這本書主要提供了一個針對氣候變遷的全面解決方案藍圖,彙整了100項能夠減少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具體措施,並且依照政府、企業和人民做分類,來說明不同的角度可以執行的方向會有所不同,並且依照每個方法對於減緩氣候暖化的程度而來排名,非常的清晰有執行的可能性!


書中指出,每年大量食物被浪費,這不僅浪費資源,亦造成額外溫室氣體排放。改善供應鏈管理、優化儲存及物流技術,可有效降低食材損耗。政府與企業應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餐飲業及家庭採取精確採購和適量烹調策略,以減少過剩食物流入垃圾堆。


另一方面,書中提倡植物性飲食,認為減少肉類攝取能顯著降低畜牧業的碳排放。推廣以豆類、穀物、蔬菜等植物性食品為主的飲食模式,不僅有助於保護環境,也促進人體健康。透過宣導教育和政策補助,逐步引導消費者轉向低碳飲食,形成全社會共同抗衡氣候變遷的趨勢。綜合而言,減少食物浪費與推動植物性飲食為應對全球暖化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雙重策略。此舉不僅顯著降低溫室氣體,更推動社會綠色轉型,明確目標!於是從10年前我開始把焦點放回日常,從自己的三餐開始慢慢調整,才發現,一份簡單的蔬食餐食,就是一種溫柔卻有力量的行動!


全食物蔬食不只是為了健康,減少生命的犧牲,它更是一種環保且減緩地球暖化的飲食選擇


這篇文章想帶妳一起認識,全食物蔬食對地球的意義、什麼是永續飲食、以及日常可以怎麼實踐。


如果妳也想用日常選擇參與這場轉變,歡迎文末報名我們的免費分享會,一起走進更有意識的飲食生活 !



飼養食用型動物消耗地球三分之一的淡水、佔用全球45%的土地,造成多達91%的亞馬遜雨林遭受破壞。


若全民皆開始有意識的執行減肉飲食甚至採用純植物性飲食,將有效的減緩此現象,減緩地球緩化。



全食物蔬食:對環境最溫柔的飲食方式



「全食物蔬食」的核心理念,是盡可能吃原型食物、減少加工、減少浪費,並以植物性食材為主。

聽起來很簡單,卻蘊含了對地球極大的善意:


✔️ 1. 減少碳足跡


動物性食品的生產,不論是肉類還是乳製品,從飼料、用水到飼養過程中產生的甲烷,都會產生高碳排放。

相比之下,植物性飲食可減少高達 50% 以上的碳足跡,尤其當我們選擇在地、當季的全食物,影響更是直接可見。


✔️ 2. 節省水資源


妳知道嗎?

要生產一公斤牛肉,平均需要 15,000 公升的水;但一公斤豆類,只需要不到 5% 的用水量。

選擇蔬食,等於也在為地球保留更多水源,特別是我們正身處一個乾旱頻率愈來愈高的時代。


✔️ 3. 減少食物浪費


全食物蔬食強調「整顆食物都被善用」——我們會保留地瓜皮、蘋果皮、蘿蔔葉,不只是攝取更完整的營養,也大幅降低廚餘。這樣的飲食觀,不只尊重食物本身,更尊重了它背後的土地與資源。



♻️ 永續飲食是什麼?不只是吃得健康,而是吃得有責任感



「永續飲食」(Sustainable Eating)不只是流行趨勢,而是回應現代飲食過度依賴工業系統的反思。



永續飲食是一種整合健康、環保與社會公平的飲食模式,其核心在於在滿足人體營養需求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負擔,促進生態系統的平衡,並支持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這種飲食方式旨在改變傳統的食物消費模式,以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永續飲食強調選用低碳排放、對環境友善的植物性食材,同時減少高度加工食品與動物性產品的攝取,這樣不僅能夠降低畜牧業對環境的壓力,也能幫助人們獲得更健康的飲食選擇。



永續飲食的理念並非由單一個人提出,而是受到多個國際組織和專家委員會的推動。以《EAT-Lancet Commission》為例,這個由營養學家、環境科學家和經濟學家共同組成的團體提出了「地球健康飲食」的建議,旨在為全球提供一個科學依據的飲食轉型方案。除此之外,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等國際機構也致力於推廣永續農業與飲食模式,進一步強調了永續飲食在全球範圍內的重要性。



在執行層面上,永續飲食需要多方協同合作。消費者可以從改變購物習慣開始,選擇在地、季節性且低加工的食材,並透過精心規劃飲食來避免食物浪費。政府與企業則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激勵措施來支持永續農業,例如提供補助和技術培訓給小型農戶,以及推動建立從生產到消費全鏈條的綠色供應鏈。教育與宣導也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媒體和社群平台傳遞永續飲食的知識與成功案例,幫助公眾了解飲食選擇對健康和環境的重要影響。



對環境友善

減少溫室氣體、節省資源、支持在地農業。


對身體有益

避免過度加工與添加物,選擇營養豐富、真實的食材。


對社會有回饋

支持公平交易與透明供應鏈,建立更有良心的消費文化。


而全食物蔬食,正是實踐這三個面向的具體方式。它不需華麗包裝、不靠過度包裝行銷,只靠自然的樣子與真實的滋味,就能支持妳與地球的雙向健康。


在全球範圍內,歐洲北部的瑞典和丹麥已在公共餐飲和學校餐廳中積極推行低碳飲食,同時大力支持在地有機農業;美國的部分大城市,如紐約和舊金山,也透過政策引導和公眾教育促使市民選擇永續來源的食材;亞洲地區如台灣和日本,則在結合傳統飲食文化的基礎上推廣永續飲食,逐步實現社會各層面的轉型。總而言之,永續飲食是一項跨領域、多層次的綜合性策略,只有通過個人、政府、企業與教育機構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健康、環保與社會公平的三重目標。


共時間 免費線上分享會

{ 飲食蛻變之旅 }

- 由 共時間 質靈老師 主講 -


🥕 怎麼在生活中實踐永續?從一碗飯開始,就可以。



實踐 全食物蔬食 ,不需要一次就變得完美。我們可以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一點一滴調整:


✔️ 選擇在地、當季蔬果

例如:夏天吃茄子、苦瓜;冬天吃地瓜、蓮藕。支持在地農夫,同時減少食物運輸過程的碳排放。


✔️ 用「整顆」食物烹調

地瓜皮不用削,蘿蔔葉別丟掉,芹菜根也能入湯。這些原本會被丟棄的部位,其實營養滿滿。


✔️ 自備購物袋、減少包材

選擇裸賣蔬果、減塑商店,少買過度包裝的便利食品,也是環保飲食的一部分。


✔️ 重視「用多少,買多少」

備餐前先清冰箱,學會規劃飲食,能避免大量食物浪費,也讓生活更有節奏感。



飲食不只是選擇口味,更是選擇價值觀



每一次打開冰箱、進入廚房的時候,我們其實都在做選擇——

選擇支持什麼樣的農業?選擇把食物當作什麼樣的存在?選擇跟自然建立什麼樣的關係?

全食物蔬食,不只是吃得健康,而是活出一種溫柔、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也許妳還不確定怎麼開始、擔心太麻煩、或是想知道更多實際操作的技巧。

沒關係,我們為妳準備了一場免費分享會,從觀念到實作,陪妳一起走進這條環保又有溫度的飲食之路。


📅 免費分享會報名連結 👉 立即報名

🌱 讓我們從一顆蔬菜、一份料理,開始一場與地球的和解與同行。


期待在分享會與妳相遇,聊聊吃,也聊聊我們對生活的想像。💚



相關文章